TOP

当前位置:首页?>?人大代表建议详情页

关于全面提高疫情期间“特殊儿童康复质量”的建议

来源:区人大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年01月05日 08:48     作者:王晓悦          浏览量:    

  特殊儿童(exceptional child),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。这些差异可表现在智力、感官、情绪、肢体、行为或言语等方面,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,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。我国通常将特殊儿童分类为智障类、孤独症类、听力语言类、脑瘫类四种。其中将智障类和孤独症归类到同一类康复机构,称为智障孤独症类康复机构。这类特殊儿童通常属于“无因可查,无药可医”的全球性顽疾,康复训练提高儿童生活技能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。因儿童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段,有不同的特征,有其明显发展关键期特性,故此0-6岁是特殊儿童康复的黄金期。我市也早在1983年就提出“0——6岁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行动计划” 。但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特殊时期康复训练被迫转为线上,导致特殊儿童康复线下时长显著下降,康复持续性差,基本康复报销使用不充分等情况。 因此错失了特殊儿童最好的矫治时机。

  同时长时间的停止线下康复,也使康复机构的运营面临着“生存困境”。据调查,这样的智障孤独症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平谷区共有三家。这三家康复机构共有康复教师40多名,共同承接着平谷区近200名特儿童康复服务。而自疫情防控以来,每年都有3-5个月的时间停止线下康复。收费的锐减,导致机构在房租、水电、人员社保,硬件更新等面临着困难。         

 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:一是特殊儿童的注意力较难集中,感知能力弱,线上康复效果差强人意。同时家长辅助教学技能缺乏专业性,较难形成完整的衔接和康复配合 。所以家长线上康复意愿低,线上康复家长参与度低。家长更希望将康复报销用于线下康复。二是现有北京市康复报销目录中关于报销额度的解释为:北京市户籍残疾儿童在中心康复,可享受基础报销费用每日不高于240元、每月不高于3600元、每年不高于36000元的基础康复报销。按照疫情期间只能开展个训课计算,即为每天康复不超2节、每月不超过30节,每年不超过300节。导致,线上康复使用不足,线下康复不够用的局面。三是康复机构的运营以收取康复训练费为主,而线上康复家长参与度低,导致机构收费断崖式下降。以亚洲通七彩阳光为例:中心在册儿童98名,线下时期康复出勤约为80%以上,而线上康复时期出勤率不足30%。线上康复期间中心收费远远覆盖不了成本。

  建议:

  一、希望残联将现残疾儿童康复报销政策,针对疫情期间进行调整灵活运用。可以让家长将线上康复时期的报销额度,用于线下康复时期。以弥补线上康复时期的不足,提升特殊儿童康复有效时长。

  二、对于康复机构租金、取暖、水电、硬件设施,社保等进行帮扶,从硬件设施设备及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,保证机构正常运行。

  三、联合多部门,残联、卫健委、平谷区妇幼保健院、教委、特教中心等,建立残疾儿童相关信息资源共享,加强多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宣传力度,普及康复知识。促进特殊儿童家庭康复意识。

打印本页 关闭


邮箱:zfzwgkb@bjpg.gov.cn

政务服务热线:12345

政务微信政务微信

政务微博政务微博

主办:亚洲通人民政府办公室

承办:平谷区政务服务管理局

京ICP备20008900号

京公网安备110117000095号

网站标识码1101170029